农历五月被称为“恶月”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:
气候因素:
五月处于夏季的开始,气温升高,湿度和温度都开始加大,是蚊虫、毒物和病菌开始活跃的高峰期。
五毒活跃:
五月是蛇、蝎、蜈蚣、壁虎和蟾蜍等所谓“五毒”开始频繁活动的时期,这些生物对人体构成威胁。
疾病流行:
由于五月气候湿热,人们容易受到疾病的影响,特别是小孩,容易传染疾病。
农业活动:
在古代,五月是农忙的季节,怀孕的妇女可能会因分散家庭劳动力而给家庭带来额外负担,因此避免在五月生子。
民俗信仰:
古代社会医疗条件有限,人们难以科学解释五月的自然威胁,因此产生了各种忌讳和避邪活动,如佩戴香包、使用桃符等。
端午节的特殊性:
五月初五是端午节,古代端午节有祛病防疫的传统,人们认为端午节过后五毒开始频繁活动,因此五月初五也被视为“恶日”。
综合以上因素,古人对五月抱有诸多忌讳,视其为“恶月”,并采取各种措施来避免与“恶月”相关的负面效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