葫芦化瓜,即葫芦在生长过程中果实未正常膨大而烂掉或脱落的现象,通常是由于环境条件不适和养分供应失调造成的。以下是主要原因:
授粉不良:
葫芦为异花授粉作物,如果开花期环境条件不理想(如温度过低或过高、湿度太大),可能导致授粉失败,进而引起化瓜。
温度不适:
葫芦生长最适温度为18—25°C。温度过高会增强呼吸作用,消耗营养物质,导致果实内营养物质积累减少;温度过低则会降低光合作用和根系吸收能力,造成营养不足。
光照不足:
连续阴雨天气或昼夜温差小,加上光照受影响,养分的消耗可能超过制造,导致营养不良而化瓜。
栽植密度过大:
种植密度大时,根系间和叶片间竞争激烈,影响光合效率和营养吸收,容易造成营养供应不足。
肥水管理不当:
氮肥使用过多、营养生长过旺,或者结瓜多而肥水供应不足,都可能导致幼瓜因营养不良而化瓜。
CO2浓度不适宜:
植株周围的CO2浓度低于300mg/L或高于1800mg/L时,会影响光合作用,进而引起化瓜。
防治措施包括合理调整温度和光照条件、控制栽植密度、合理施肥和水分管理、改善授粉条件等。请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,以减少化瓜现象的发生